人類自19世紀以來已讓地球的溫度升高了約1.1oC,原因主要是為獲得能源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氣候變暖的後果已存在,但根據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組成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週一發布的報告,這僅僅只是開端。即使各國從今天開始大幅減少碳排放,全球變暖的總升溫很可能在未來20年內達到1.5 oC左右,一個更炎熱的未來已不可避免。
“我們可以預計,在未來二三十年裡,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氣候科學家皮爾斯·福斯特(Piers Forster)說,他是協助撰寫這份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不幸的是,事情可能會變得比現在已有的情況更糟。”
但我們還有一線希望,人類仍然可以阻止地球變得更熱。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各國共同努力,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2050年前後不再增長,這將需要馬上開始從化石燃料迅速轉換到其他能源,如果能做到這點,全球變暖的升溫可能會停止在1.5 oC左右。
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領導人,包括拜登總統,已經公開支持將全球變暖升溫控制在1.5 oC以下的目標,儘管主要碳排放國家目前的政策與實現這一目標仍有很大差距。全球十大溫室氣體排放者分別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能在全球變暖與具體惡劣天氣事件之間建立明確的聯繫。報告說,世界上已經看到的許多致命的新溫度記錄— 溫室氣體排放已明顯地使一些乾旱、暴雨和洪水變得更嚴重以及熱帶氣旋變得更強烈。
隨著全球氣溫繼續上升,危害也將繼續加大。危險的熱浪襲擊在某個特定地區過去可能每50年發生一次。而類似的熱浪現在則預期平均每10年發生一次。而當全球升溫1.5oC時,這種熱浪襲擊將是每5年一次,而且明顯會感覺更熱。當升溫達到4oC時,熱浪基本每年都會發生。或者以海平面上升為例,如果平均氣溫上升1.5oC,海平面預計會在本世紀再上升30至60毫米,許多沿海城市將更頻繁地被以前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沒。如果氣溫繼續上升,會出現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以不可預測的方式解體的風險,導致在最糟糕情況下,海平面在本世紀可能再上升將近1公尺。
如果各國能夠兌現它們最近的承諾,如拜登今年4月宣布的美國最晚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或中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誓言,那也許有可能將變暖控制在接近2oC。進一步的措施,比如大幅減少農業、以及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產生的甲烷排放,或有助於將升溫控制在2oC之下。雖然對氣候變化的一般性科學認識近年來沒有什麼巨大改變,但科學家在幾個方面取得了關鍵進展。研究人員已通過衛星讓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得出準確度更高的結論,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每增加一倍,地球的溫度就有可能上升2.5到4oC。而這份新報告也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給世界上的具體地區造成怎樣的影響。
以前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範圍的全球變化,這讓各國和各個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保護人民和財產。為了幫助人們做出更具體的規劃,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為每個區域的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更準確的訊息,”馬森-德爾莫特說。
而這份新報告是1988年成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對氣候科學做的第六次主要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將於2022年發布的報告,將詳細描述氣候變化可能影響人類社會的哪些方面,比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第三份報告預計也將於2022年發布,將更全面地探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全球變暖的應對策略。
圖:迪克西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