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讓世界能源供應去碳的關鍵,隨著技術的發展,大量資金已投入開發大型氫能計畫。
總部位於澳洲的工程公司Worley表示,氫經濟的路徑,可快速而可靠的減少碳排放。氫氣的成本曲線和過去十年在離岸風能產業觀察到的曲線相當相似,過去離岸風能的成本非常高,但近年來成本已大幅下降。由於氫氣與石油和天然氣的加工和運輸方式有相似之處,現有的基礎設施很可能繼續運用於氫氣,將可在未來節省成本。Worley的願景認為,在減少運輸排放、徹底改變鋼鐵製造、幫助煉油廠製造綠色燃料以及提供化肥原料方面,氫能存在潛力,且氫氣最終可能成為電力及其他必須去碳的行業的救星。
目前生產氫能的大型計畫在全球各地皆有,例如Worley和阿曼財團 (GEO)合作,在阿曼設立綠色燃料的生產中心,利用25 GW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通過電解將再生能源轉化為綠氫,以及綠氨的生產、儲存和出口。預計10年內生產年產180萬噸以上的低碳綠氫,及生產高達1000萬噸的綠氨。其他如石油巨頭殼牌公司在其位於德國科隆附近的基地啟動了歐洲最大的 PEM(聚合物電解質膜)綠氫電解槽,另外也在中國的張家口建置20GW的綠氫電解槽。韓國的韓華能源在2020年投產世界最大的工業氫燃料電池發電廠,使用由石化製造回收的氫氣直接輸送到燃料電池內,透過氫和氧之間的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產生唯一的副產品是純水。
.jpg)
圖片來源:Power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