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zaTech、西北大學和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碳捕捉技術,利用工業過程中的排放物生產丙酮和異丙醇(即IPA)。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或C. auto的工程細菌將廢氣(例如重工業排放物或生物質產生的合成氣)轉化為丙酮或異丙醇,並採用途徑篩選、菌株最適化及程序開發等創新,使得合成生物學可以成為推動減碳與應變氣候變遷之強大工具,該成果已發表於”Nature Biotechnology”。
這些廣泛使用的化學品是數千種產品的基礎,從燃料和溶劑到丙烯酸玻璃和紡織物,目前是依賴新鮮的化石原料來製造,並於製造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廢棄物。此生物轉化技術為當今這些基本化學品的生產路徑提供一種永續性的替代方案。
負碳平台使用微生物作為小型但強大的工廠,將農業、工業和社會廢氣中的碳轉化為有用的化學品。此過程回收碳,避免這些碳會作為溫室氣體釋放,導致加速氣候變遷。在實現淨零排放的競賽中,這項技術為實現可替代石化資源產品的循環碳經濟邁出了一步。
.jpg)
LanzaTech、西北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微生物,以淺藍色顯示,將工業廢氣分子(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轉化為丙酮。同樣的微生物也可以製造異丙醇。
圖片來源:ORNL官方網站